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釉质差异:宋代官窑器釉质肥厚,酥光宝晕,有玉质感。釉下气泡颗粒,大而明亮,并累叠密集,如史料“聚沫攒珠”之述。釉色以粉青、天青、炒米黄等色为多。雍正仿宋官窑器釉层较薄,釉下气泡小而疏,釉表多数均透明光亮而欠润泽。釉色以豆青、灰蓝、月白为多,有的甚至接近亮白。 二纹片差异:宋代官窑器的纹片有大小开片两种,大开片纹痕长而粗壮,有的纹痕在瓷器上自上而下呈经线走向一直到底,如一根牛毛一样垂披于...
图为 2018 年 1 月 21 日拍摄的资料图片,显示了在自由女神像周围游览的游客拍照留念。图片来源:法新社/爱德华多•米诺•阿尔瓦雷兹。 图为 2018 年 1 月 21 日拍摄的资料图片,显示了日出时刻停落在新泽西州泽西市自由州立公园岸边的白鸽。图片来源:法新社/爱德华多•米诺•阿尔瓦雷兹。 中国文物网1月23日编译报道:因美国政府预算僵局而暂时关闭的自由女神像已于本周一...
1月22日上午,天水市博物馆邀请伏羲学院教务处主任王来全,对讲解员进行了伏羲文化知识讲座,这也是博物馆冬季业务知识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主任多年从事伏羲文化研究,此次培训,他专门以“探究文明之源 共话伏羲文化”为主题,多角度、全方位的讲述伏羲文化,为提升伏羲庙讲解员的研究能力和讲解水平提供了专业指导。 上午九点,培训正式开始。王主任以伏羲时代作为切入点,对照中国历史年代示...
明朝制壶大家时大彬是宜兴紫砂制壶的一座丰碑,有关他的生平,普遍认为他是明末清初人;我们在百度搜索,他的简历似乎一目了然。时大彬(1573—1648),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那种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 笔者不知道如今留给我们似乎十分明确的时大彬生卒年份,究...
金农 汤婆子图 虽然名为代笔,但是金农绝不是让罗聘简单地复制已有的作品:反复地让学生修改作品说明他除了对自己和购买者负责以外,还在不断地靠自己的经验提携引导下一代,这正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能得以延绵不朽的重要原因,我们不由得对金农肃然起敬。 讲到代笔这两个字,我们的第一感觉是复制赚钱。一旦艺术和金钱挂钩,人们总会有一丝鄙夷和冷淡,“不过就是赚钱的门路而已,能有多少高尚的情操”。这当然是仁...
金农(1687—1763年)字寿门,号冬心先生,另有曲江外史、心出家庵粥饭僧、稽留山民、百二砚田富翁等二十余种别号。善书,师承何焯,上追晋堂,“其书出入楷隶,本之《天发神谶碑》”。著作较多,有《冬心先生集》、《冬心先生杂著》等等。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冬心先生诞辰330周年,在时隔300多年后,我们重新回过头来看他,撇开在绘画等领域的成就,仅是他书法的“渴笔八分”就值得今人学习、反思。 ...
《俗尘帖》,元代赵孟頫纸本墨迹,纵31.3厘米,横68厘米,属行草书,凡十九行,共187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俗尘帖》是赵孟頫致中峰和尚十一册书札之一,至于书写时间学术上有不同的意见,单国强在《赵孟頫信札系年初编》中认为,此书札写于延祐六年(1319年)。而据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张明在《赵孟頫致顾信四札考》中考证,《尘俗帖》的书写时间是延祐二年三月廿四日。我们姑且不论二者孰是孰非,可以肯定的是写作...
文化的定义有很多,据说有500多种。按照许嘉璐先生的说法,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我们认为这个定义包含这样几个要点:(1)自然界赐予人类的一切都不是文化,如山川土石;(2)即使人类在蒙昧时期所创造的,也是文化;(3)非人类创造的不是文化,如猴子所画的画,蚂蚁所堆积的蚁山,蜜蜂所造的巢;(4)文化是人类有意创造的,无意识形成的东西不是文化。 玉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物质文化遗物,...
《庄子》里一篇记载庄周惠施同游濠梁观鱼的事迹。是说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儵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已经知...
近年来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文化品鉴水平也随着物质生活水平而提高,传统的食、衣等礼物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大众消费位位、设计新颖的珠宝饰品成为年轻人群的最爱;而今年来风头日盛的和田玉饰品则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田玉以其温润清凉的外表,沉积千年的文化底蕴,清白如一的艺术秉性成为馈赠,收藏的首选佳品。 中华祖先爱玉,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稀有或色泽美丽的外观,更是因为玉凝结着人们在多年的历史征...
玉器、青铜器和瓷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经历了几千年的兴衰演变,中国人至今仍有爱玉的风尚,这种信念和喜爱除了源于玉的美感之外,更多的是来自于传统文化。在传统概念中玉就是美丽的石头,刘斌引用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结了前人对玉的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的内涵:“玉,石之美者,有五德。”玉器在中国有着八千年以上不间断的历史,经历了从装饰到礼器,从道德人格化再到世俗的过程。因此,探究几千年的玉器的历史,...
用玉祭天,古而有之,在西周初年,周公作礼乐,规定了祭祀制度,在《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有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周礼中所提到的“壁、琮、圭、璋、琥、璜”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六器”即“六瑞”。实际上,无论从文献记载上,还是从考古发掘品来看,“六瑞”的形状和用途都是相当繁杂的。下面介绍“六瑞”之一的玉璜: ...
龙是五瑞兽之首,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图腾文化,是吉祥嘉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无论是作为帝王的尊严,或是百姓生活的装饰,龙的形象都是极为重要的主题。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中华艺术文化里的龙纹样,深蕴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3月18日,“龙之宝藏”艺术品专题展将在南京渡江纪念馆...
常有很多朋友问:翡翠与玉是不是一回事?其实,翡翠是玉的一种,也叫硬玉。翡翠由很多微小的硬玉矿物组成,这些小矿物像小毡子一样互相黏合交织在一起,非常致密结实,使翡翠既坚硬又有韧性;硬玉由于含有一种叫铬的元素而成为绿色,这种大自然造设的颜色鲜艳美丽,仿佛具有生命。很多人都称翡翠为“玉中之王”。 玉文化在中国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始于新石器时代,其历史早于陶瓷、文字、绘画、雕塑、建筑、丝绸等东方文化形...
中国玉文化有万年的历史,它以玉器为载体有明显的发展特征,按照这些特征,中国玉文化(玉器)可以分为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始于原始社会至汉代,约有八千年的历史。此期玉器是中华民族自己的艺术,没有任何外来影响,并有着系统的理论和特殊的造形,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玉文化和艺术,成为世界文化艺术的奇葩。 原始社会玉器非常昌盛,在东北有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玉器,在中原有裴李岗文化、大汶口文化、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